深圳嘉理资产管理有限公司

当前位置: 首页 -> 嘉理公告

“易”周观察

发布时间:2017-02-24   浏览次数:

今天来闲聊一下通胀。根据统计局数据显示,中国1CPI同比上涨2.5%,创两年半新高;1PPI同比6.9%,创逾五年新高。那么是否意味着我国今年将面临较高的通胀呢?

 

CPI上涨主要有两种传导方式。一是通过食品价格上涨来推动。二是通过工业品价格来传导。对于食品价格,目前还难以看到大幅上涨的理由。一方面国内还有大量玉米库存亟待消化,严重压制饲料价格上涨。其次,国际市场上油脂粕类供应也很充裕,难以对国内形成输入性通胀。事实上豆油主力合约的价格已经跌到了去年10月份的位置。

 

一月份PPI上涨6.9%,同比涨幅相当大。那么PPI的上涨能否带动今年通胀上行呢?我认为首先得看PPI的上涨能否持续。始于去年下半年的这轮PPI上涨主要受两个方面推动。一个是供给侧改革引发相关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二是需求超预期引发工业品价格大涨。而需求的大幅增长又可归因于两个主要因素:房地产和汽车销售火爆,带动了相关产业链的需求。其次是企业进入补库存周期,进一步放大了需求。

 摄图网-桌子上的书本.jpg

今年供给侧改革影响已趋弱,而需求端恐怕也难以如意。首先房地产在限购政策下难有表现,汽车销售经被去年透支后今年将面临需求不振的局面。其次一季度后产业链补库存周期也趋近于结束,由补库存放大的需求影响将消退。

 

另外,全球投资者对特朗普财政刺激政策带来的商品需求给予了相当高的期望。然而昨天媒体报道特朗普将推迟他的“基建计划”至2018年之后。全球“再通胀”逻辑面临终结。而前几天媒体热炒的中国基建大投资恐怕也将被证伪。原因在于在财政收入增速放缓的情况下地方并没有财力进行超预期的基建投资。

 

综上,在商品需求趋弱的背景下PPI的上涨难以持续,因此也难以推动CPI上涨。


全国服务热线:0755-83680456